第55章 放还是不放(3 / 5)

再次回到明朝 冷榆枫 3174 字 10个月前

皱起,像是两座对峙的小山,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但瞬间又被克制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忧虑。他向前一步,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带着坚定的信念。他向天启皇帝行了一个庄重的大礼,俯身跪地,额头触地,久久才起身,而后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魏公公此乃污蔑之言!臣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圣恩,自入朝以来,便将这七尺之躯奉献给大明江山社稷,以天下苍生之福祉为毕生所求。陛下可知,这些年来,后金在边境屡屡挑起战事,如同饿狼扑食,实乃狼子野心。但我大明亦因此陷入了苦战之局,此中艰难,陛下与诸位同僚皆有目共睹。”

“陛下,后金此举是在威胁我们,绝不能答应他们释放代善。”首辅叶向高说道。

“可是,如今边境形势紧张,若不答应,战事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周大端反驳道。

杨涟向前说道:“自萨尔浒一役后,我大明虽兵力仍盛,但实则已伤筋动骨。此役耗费军饷无数,导致百姓赋税日益繁重,民间早已是苦不堪言。百姓们辛勤劳作一年,所得却大多被赋税抽走,家中老小食不果腹者不在少数。且边疆之地,因战火连绵,已成人间炼狱。百姓或死于战乱之中,尸横遍野,无人收殓;或拖家带口,流离失所,在逃亡的路上受尽苦难。田园荒芜,曾经的沃野千里如今长满杂草,村庄城镇化为废墟,处处皆是残垣断壁。百姓的哭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一切,皆是战争之祸啊!如今代善被擒,若贸然杀之,努尔哈赤必然会如发狂的野兽一般,倾巢而出,为子复仇。彼时,边境将再无宁日,百姓将陷入更深重的灾难之中,那将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啊!”

魏忠贤不屑地撇撇嘴,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神情,虽然他手下了后金的金银答应帮代善求情,但是目前天启的态度他还不清楚,所以他甩了甩袍袖,那宽大的袖摆带起一阵风,似乎想要将杨涟的话语吹散:“杨大人,您说得倒是轻巧。后金这群蛮夷,对我大明的侵犯从未停止,他们每一次进犯,都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生命。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镇被付之一炬,百姓被肆意屠杀,多少无辜之人死于他们之手,多少繁华之地毁于他们之蹄。若不杀代善,何以慰那些死去冤魂?何以向天下人交代?何以彰显我大明之赫赫天威?若放他回去,只会让后金觉得我大明怕了他们,这日后还不得更加变本加厉?我大明的尊严何在?”魏忠贤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短视的凶狠,他一心只想着报复,却未曾深思此举的后果,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到最后几乎是在嘶吼,脖子上青筋暴起,尽显其张狂。

杨涟闻言,怒目圆睁,眼中怒火燃烧,仿若有两团火焰在其中跳跃。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魏公公,你目光短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明如今的局势,并非仅靠武力便能解决。连年征战,我大明国力损耗巨大,内有财政之困,犹如大厦之根基动摇;外有强敌环伺,如群狼环于病虎之侧。此时若能以代善为契机,与后金议和,缔结和平条约,方为上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语气稍缓但态度坚决:“陛下,臣以为,可在条约中明确规定双方边界,使其不得随意越界侵犯。同时限制后金的军事行动,比如军队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加以约束。我大明亦可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整顿内政。减轻百姓赋税,让百姓有活路,能安心劳作,恢复生产,使国家仓廪充实。加强边防亦不可松懈,增派有能之士驻守,修缮防御工事,训练精兵。如此一来,可保边境数年安宁,此乃顾全大局之举,绝非软弱。这是在这乱世中为大明寻求一线生机,为百姓谋一份福祉啊!”

“把代善带上来!”天启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洪亮,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他神色冷峻,心中暗自思忖,他定要瞧瞧这个让努尔哈赤如此挂念的贝勒究竟是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