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放还是不放(2 / 5)

再次回到明朝 冷榆枫 3174 字 10个月前

意。这功劳不都是公公您的吗?您在皇上面前也更有威望,东林党还能说什么呢?”

魏忠贤沉思了一会儿,微微点头:“嗯,你说得有些道理。不过,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还得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另一路人马也在设法接触杨涟。在杨涟的书房外,范文程的心腹等候多时,终于见到了杨涟。

“杨大人,小人有礼了。”心腹恭敬地说道。

杨涟看着心腹,神色严肃:“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此人深吸一口气:“大人,小人从后金而来,为代善之事。大人一向以国事为重,如今代善被擒,小人希望大人能从中斡旋。”

杨涟眉头一皱:“代善是后金之人,乃我大明敌人,我为何要帮他?你们后金屡屡犯我边境,生灵涂炭,此乃国仇。”

来人笑道:“大人,小人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大人也不愿看到百姓因战事受苦吧。若释放代善,可暂时缓和辽东局势,朝廷可利用这段时间整顿军备,加强边防。而且,大人可借此让朝廷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将钱财用于百姓。若战事不停,苦的还是百姓啊。”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涟陷入了沉思,在房中踱步:“哼,你们后金的话可信否?若放了代善,他再兴兵,如何是好?”

“大人,我主努尔哈赤愿以质子为押,确保在约定时间内不犯边境。并且,大人可提出条件,让后金在边境开放互市,促进贸易,这样既能缓解双方矛盾,又能增加朝廷收入。”

杨涟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此事关系重大,我需与同仁商议。但我警告你,若你们后金有任何不轨,我们绝不放过。”

在边境,皇太极按照计划进行着小规模的军事调动。后金的军队频繁出没在边境附近,进行军事演练,让明朝的边军如临大敌。明朝的守将连忙向朝廷上报,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杨涟召集大臣们商议,众人意见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后金的阴谋,不能轻信;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为国家争取时间。经过激烈讨论,杨涟决定“大仁不仁”为了百姓,还是罢兵言和好。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在边境,皇太极按照计划进行着小规模的军事调动。后金的军队频繁出没在边境附近,进行军事演练,让明朝的边军如临大敌。孙承宗,毛文龙等连忙向朝廷上报,金銮殿内的蟠龙柱威严耸立,却也似被这紧张氛围压迫得沉默。天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的金色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有些黯淡,他眉头深锁,目光凝重地看着阶下两位重臣。

魏忠贤身着华丽的蟒袍,袍上绣着的蟒张牙舞爪,仿佛要择人而噬。那蟒袍以金线绣边,在阳光下定是璀璨夺目,可此时在这庄重压抑的朝堂内,却透着一股阴翳之气。他头戴乌纱,帽翅微微颤动,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魏忠贤微微眯起那双狭长的眼睛,眼中闪烁着狡黠与阴鸷的光,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冷笑,那笑容未达眼底,反而让他的面容显得更加阴森。他尖声开口,声音犹如夜枭鸣叫,在寂静的朝堂中突兀地响起,回荡在每一个角落,格外刺耳:“杨大人,今次这代善被擒,实乃天赐良机,如同猎物自投罗网。大人向来以清正刚直、主战卫国而闻名朝野,怎的如今却好似转了性子?莫不是被后金那些蛮子的金银财宝迷了心智?哼!”他边说边迈着小碎步,围着杨涟缓缓踱步,那充满怀疑和挑衅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毒蛇,在杨涟身上来回逡巡,眼神中的恶意毫不掩饰,仿佛要将杨涟看穿,找出他所谓的把柄。

杨涟一身素色朝服,简洁而质朴,与魏忠贤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他神色凝重而坚毅,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仿佛是岁月与忧虑留下的刻痕,诉说着他为国事操劳的艰辛。他的眉头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