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基因编辑——精力旺盛(1 / 2)

在腾达以外公司借助量子计算机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腾达内部也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新材料可不止是腾达外部需要,腾达内部也需要。

尤其是正在天上研发微型可控核聚变的月球基地。

他们对于微型可控核聚变的追求,几乎已经到达了一种疯魔的地步。

量子计算机出现之后,冯尚等人更是整天在实验室当中埋头测试。

毕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月球基地上的很多项目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

那么差的多的部分在哪里呢?

答案是能源。

只要能源的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那么一切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腾达现在研发出来的量子计算机虽然并不是万能的通用型量子计算机。

但是在模拟材料这方面,已经超出了过往所有的量子计算机。

因此冯尚等人几乎是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量子计算机上。

他没日没夜地测试数据,试验各种各样有可能的新材料。

毕竟目前制约可控核聚变微型化的难点,就是材料的问题。

一方面,微型可控核聚变对磁场的要求极高。

这就需要全新的超导材料,制备出全新的超导磁体。

另一方面,微型可控核聚变产生的中子辐射也不是一般的材料能扛住的。

普通的可控核聚变,不用考虑设备的大小。

可以尽情地堆料.

一层材料扛不住辐射?

那就十层、二十层、三十层!

反正量变就是能产生质变的。

还有在形成磁场的时候。

一台设备的功率不够,那就上两台、上三台,上到功率足够为主。

但是想要把可控核聚变安装其他的设备上,就要考虑到大小问题了。

因此,他们对于新材料的研发就是那么迫切。

希望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新材料实现微型可控核聚变。

可即便是量子计算机,也并非万能的。

无非就是节省了用真实材料模拟的一些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

并不是说想制造出新材料,就一定能制造出符合心意的新材料。

发布会过去一个月,追月公司没有造出符合要求的新材料。

发布会过去两个月,追月公司仍然没有造出符合要求的新材料。

这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

一些人的热情,也有被打击到。

他们还希望量子计算机一现世,就能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微型化呢!

好在搞科研的早就习惯了寂寞。

在热情退去之后,他们仍然能够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枯燥无聊的科研日常。

好几年不出成果,或者只出一些小成果,才是他们的日常。

然而西边不亮东边亮。

微型可控核聚变的进度确实没有明显的进展。

可是腾达医药的基因编辑技术,却因为量子计算机的突破迎来了全新的发展。

这又得归功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叠加特性。

量子计算机,可以从根源上对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进行模拟,而不用进行人体实验。

还能模拟基因编辑之后,人体有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当然,人体的生物环境是非常复杂的。

量子计算机的模拟,只能做到局部的简单模拟。

毕竟它的优势在于微观世界而非宏观世界。

一旦涉及到宏观世界的模拟,量子计算机就远远不如传统计算机。

因为现在量子计算机的算法和底层编译器都非常粗糙。

可就算只能模拟微观世界,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