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与众臣来到一间冒着热气的实验室,里面数台大小不一的机械正在运转,发出“突突突”的轰鸣声。
一些工匠正用铁锨向机器内填着煤炭,机器上白色蒸汽不断蒸腾。
杨思齐介绍道:“陛下,这些机器是以灞国公提供的理论与图纸制作的蒸汽机,工匠们正在进行测试。”
李二问道:“这蒸汽机有何用途?”
王远说道:“陛下,用途可大了,装到舰船之上不用船帆即可航行,装到车上不用畜力也可驰行。若是铺上铁轨,从长安至岭南,十天八日即至。”
“此言当真?”
“自然是真!等这几台小的蒸汽机试验无误,微臣先做辆小的机车试试。陛下,今年若是试车成功,来年无论何人反对,微臣也要将陛下送去泰山之上。”
李二心中激荡,拍掌说道:“好!朕万分期待!”
王远对杨思齐说道:“杨思齐,过些时日,长安城的科学院建成之后,你带着这些人员全部搬过去!”
杨思齐大喜,拱手说道:“诺!多谢陛下!多谢灞国公!”
“德謇、善识,你二人带研究和制造火药、火枪、火炮的工匠都收拾一下,明日就搬去长安北面的兵工厂,军器监今后就搬到研究院。这里就交给杨老四、崔仁超和陆爽。”
“诺!”
出了研究室,李德謇几人下去忙活,收拾行装。
李二几人摘下口罩,来到王远办公室用茶。
今天已经赶不回去了,只能在这里住下。
吃过晚饭,各自去休息。
李淳风和袁天罡在房间内研究起了电灯。
袁天罡皱眉说道:“这个灞国公确实不似凡人,以贫道推衍,这般灯台在上灯头向下有违常理之象理应千年之后才会出现。”
李淳风点头说道:“以卦象来看,以前的推算似乎已经偏移,有颠覆之兆。如今犹如蒙上一层迷雾,观之不透,不知是吉是凶。”
这时,李二传召二人。
二人来到李二房间,见礼之后,李二问道:“两位爱卿可看出什么来?”
袁天罡拱手说道:“陛下,以灞国公的面相来看,似乎不是当世之人,但其骨相又确实是当世之人,非常矛盾。”
李二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
“其骨还是今世之人,但皮肉似乎已经更换,微臣细看之下,似乎有种柔和之力将微臣弹开,观之不透。”
李二皱眉:“这是为何?又如何解释?”
李淳风说道:“似乎天机有意遮掩,以往若是出现此等情况,说明灞国公若非大恶便是大善,其所为之事足以改变天下。”
袁天罡点头说道:“不错,但灞国公入朝以来之所为并非大奸大恶,却处处为百姓做实事,而其本意又是不想进入朝堂,全由陛下与诸公推着他做到如今之位,因此微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李淳风说道:“确实如此,以陛下之圣明,不难看出灞国公忠君爱国其心拳拳,爱护百姓其情殷殷。”
李二放下心来,但想起之前所说的皇后之事又提起心来,问道:“之前议起皇后之寿命,是否真如灞国公所言一样?”
李淳风说道:“陛下,经臣等二人之推衍互相对照,微臣对灞国公之言是深信不疑,同时也对灞国公佩服不已!”
袁天罡也同时向李二深深一礼,意思不言而喻,抬头说道:“陛下,皇后殿下的性命若是保住,只怕黎民百姓要遭殃!”
“何意?”
李淳风与袁天罡同时开口:“疫疾!”
“什么?”李二猛然起身,虎目圆睁。
袁天罡连忙说道:“陛下莫急,只要灞国公还在朝堂,天下便无难事,区区疫疾可迎刃而解!”
在这个时代谁敢说疫